從泰山天燭峰景區(qū)到山頂,是泰山最原始古樸的登山路線,也是自然景觀最集中、最優(yōu)美的一條路線。這里山峰險峻、山谷幽深,奇松怪石遍布,山泉、溪流、瀑布隨處可見,除了登山盤道外,很少有人工開鑿的痕跡,以前人跡罕至,充滿了自然的原生野趣,優(yōu)美的自然風(fēng)光可與黃山、張家界比美,如同置身畫中,所以又稱為泰山的“十里畫廊”。當(dāng)然,這也是我們驢友游覽泰山的最佳路線。今年長假,我有幸跟群驢一起,登頂泰山,一睹東岳的雄偉。
我們從泰山東北麓一個叫掃帚峪的小村下車,沿著村中上山的小路前行。走在山梁上,踩著柔軟的山土,路兩側(cè)都是老百姓的板栗園,真是有種家鄉(xiāng)淳樸的感覺,不一會兒就來到泰山森林防火鐵絲網(wǎng)前,穿越“烽火線”便進(jìn)入了景區(qū)。
在山中行走,或者在小點的石頭上踏過,或者要在巨石上攀爬,雖有些艱辛,但也平添了許多趣味。行走數(shù)里,再轉(zhuǎn)向略西偏南的羊腸小路,行走不遠(yuǎn)便到了磨山頂。站在磨山頂上,望著對面的山崖,清晨的陽光已是高掛當(dāng)空,讓人看了有種溫馨的感覺。轉(zhuǎn)頭望向東南面的山峰,片片白云“壓在”大小天燭峰上,又如山峰的佩飾,和藍(lán)藍(lán)的天相互襯托著。腳下的青草上綴著晶瑩的露珠,偶然從樹葉的縫隙里灑落的陽光照耀著,像給露珠鍍上了一層金光。泰山的早晨是美好的,每個驢行者的心中是快樂的。忘卻了勞累,入得此山此景中,正好可以放松一下,既可高聲歌唱,也可大聲吶喊,將壓抑在心底的壞情緒盡情的發(fā)泄出來,也可在柔美的音樂之中,體味大自然的美好,陶醉在其中。
景色雖是不錯,但是腳下的路卻更陡峭了,每邁一步都會有汗滴從額頭上滴落,每邁一步都要呼出一口粗氣,而這段慢長的路卻總不見盡頭,四肢并用也不能減輕兩腿的酸軟。心中感嘆:人在大自然中是這么的渺小,沒有過不去的坎,也沒有爬不上去的梁,放下包袱,放平心態(tài),一鼓作氣,向目的地進(jìn)軍。
征服這段陡峭的山路后,隊伍作了短暫的休整,趁機吃了點東西補充下能量,面前就是東堯觀了,這也是最后的沖擊。繞過懸崖不一會兒就來到景區(qū)的道路,走過古松園、東堯觀頂崖壁、空招、北天門、后石塢,再登上一段長長的臺階,便可東望天柱峰了。依著崖邊的護(hù)欄,遙望天燭峰,俯視腳下空曠寂寥的峽谷,杜甫的《望岳》卻覺更加形象生動了。
轉(zhuǎn)身南望,近前就是丈人峰,再南行過得電視塔,就是最高處玉皇頂了。香煙裊裊的玉皇殿里,滿是擦肩接踵的游客。一塊泰山極頂?shù)氖?,立在無數(shù)同心鎖的里面。我不知道這里的同心鎖可否靈驗,想必世人只是追求一種浪漫的回憶,求得心安。自玉皇頂南下,五岳獨尊的石碑以及日觀峰便在眼前,那是泰山的標(biāo)志,吸引了無數(shù)的游人在碑前留影。
泰山頂峰的天街也是泰山的特色,是指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一段街道,全長約一華里,商鋪林立,亦市亦街。天街的招幌十分有趣,它不同于一般店鋪的文字招幌,也不是常見的實物招幌,而是一種獨特的標(biāo)記,有笸籮、金牛、鸚鵡、鞭子、金錢、棒槌、響旦、笊籬……有些標(biāo)志物用雙體如雙升、雙鞭、雙棒槌、雙牛、雙鐘、雙錢、雙鞋等等,這樣做有的是表示區(qū)別,如原來有了鞭子,后來又有了一個店用鞭子作招幌就叫雙鞭店;有的以成雙為吉利,如雙錢店雙鞋(諧)店;有的包含吉祥之意,如雙升為連升的意思。
下了天街就是南天門,自南天門俯視,擁擠的人群如同螞蟻,遠(yuǎn)處的景色則一片蒼茫,下得十八盤過了升仙坊,一路下來,印象最深的當(dāng)屬十八盤及堅韌的挑山工。
泰山之美,美在壯觀,美在自然。我愛泰山,我愛旅行,會在驢行道路上繼續(xù)前行,窺探泰山的博大精深與自然之美,將在驢行途中發(fā)掘更多的真善美。(朱文輝 新華壽光)